天气图片多云9° / 23°空气指数:24
当前位置: 首页 >走进伊春 >民俗文化 >详情
民风民俗
作者:系统管理员 时间:2017-04-14
(16268)

      伊春市共有31个少数民族,人口24853人,占伊春总人口的2.16%。其中,只有鄂伦春族是伊春世居民族,其他少数民族都是解放后陆续迁入伊春林区的。

 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,全市常住人口为114.81万人,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,十年间共减少了10.15万人,年均减少1.02万人。全市少数民族人口为2.49万人,占全部常住人口的2.16%,比2000年“五普”时的2.95%降低了0.79个百分点。十年间,汉族人口减少8.95万人,减少7.38%;少数民族人口减少1.20万人,减少32.48%,少数民族人口下降幅度高出汉族人口25.1个百分点。少数民族减少了白族、仡佬族、独龙族、基诺族,新增了哈尼族、傣族、傈僳族、纳西族、景颇族、柯尔克孜族、羌族,个数总体由2000年“五普”时的28个增加到31个。2010年,全市少数民族人口中千人以上的有蒙古族、回族、朝鲜族、满族,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7.78%,锡伯族161人,鄂伦春族131人,达斡尔族81人,其他24个少数民族人数在1—34人之间。

     鄂伦春族,是全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。位于嘉荫县东南部约 65公里处的乌拉嘎,有鄂伦春人约2300人,是伊春市鄂伦春族比较 集中的居住地。据1990年统计,生活在黑龙江省的鄂伦春族人口为 6965人,由此可见,乌拉嘎是鄂伦春族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。他们 世代生息、繁衍于小兴安岭地区的黑龙江流域。

     鄂伦春族世代从事狩猎生产,这是鄂伦春人最重要的生产活动, 是他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。他们的狩猎工具主要是枪、马、狗以及 弓箭、扎枪等。鄂伦春族的狩猎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,他们熟悉 各种野兽的习性并能根据其特点和活动规律采取不同的捕猎方法, 其高超的狩猎技术从他们制造的两个工具“乌力安”和“狍哨”中便 可窥见一斑。鄂伦春族用桦树皮制造了一种指甲盖大小的口哨,叫 “狍哨”,含在嘴里能够模仿狍崽的叫声从而引来母狍,再行射杀。 他们制造的“乌力安鹿犴哨)能模仿雄讦的叫声,从而诱杀。